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環境史導論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History 
開課學期
105-1 
授課對象
文學院  人類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洪廣冀 
課號
Geog5098 
課程識別碼
228 U318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二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地理二教室 
備註
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與江芝華合開
總人數上限:3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51Geog5098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如果你�妳像我一樣,因不久之前的課綱爭議,時而熱血沸騰,時而困惑失落,且不時地回溯自己的國中與高中教育,慨嘆著昔日黨國不分的教育體制是如何地誤人子弟�子女,「環境史導論」並不試著「矯正」各位現在想必混亂不已的「史觀」。更具體地說,若你�妳需要一個課程,讓你�妳得以正確地了解過去數百年曾統治臺灣的政權與它們的身世,「環境史導論」將不會是你�妳的最佳選擇。與其聚焦在這個島嶼上來來回回的政權與族群—或者,更寬廣地說,與其聚焦在任何以當前的國家或國族認同邊界上來來回回的政權與族群—「環境史導論」更關心花草樹木鳥獸蟲魚,以及我們熟知的「現代世界」是如何在人類與這些非人行動者之長時期與跨區域的互動過程中浮現。

做為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的顯著分支,環境史與六零至七零年代橫掃歐美社會的環境運動有著密切的關係:1962年,生物學者卡森(Rachel Carson)發表《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引起社會對環境污染的廣泛關注;1968年,經濟學者哈定(Garrett Hardin)發表〈共有地的悲劇(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悲觀地預言若無國家與市場的規範,地球的自然資源終將被人類消耗殆盡;若合符節的,同樣在1968年,生物學者恩利希(Paul Ehrlich)發表《人口炸彈(The Population Bomb)》,預言在十年內將會有千萬人死於饑荒。歐美社會對於環境議題的省思於1992年里約熱內盧的地球高峰會達到高峰。逾一百五十個國家簽署了「生物多樣性公約」、「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二十一議程」等文件—生物多樣性、永續發展等也從此成為琅琅上口的詞彙。不過,當「環境」或「自然資源」引發跨領域的學術關注與爭辯時,一連串艱難的問題接踵而至:到底什麼是「環境」?什麼又是「自然資源」?當研究者試著以多樣的研究工具與視野闡明環境之於人類社會與文化的影響時,該如何避免落入環境決定論乃至於與環境決定論息息相關的種族主義?以生態學等環境科學來探索人與自然在長時間尺度的互動關係自然有其必要—但什麼是生態學或環境科學?考慮到冷戰期間科學展現令人驚恐的破壞力,科學知識本身似乎有必要被細細地拆開檢視。

相較於臺大類似的課程,「環境史導論」的特色在於其時空的縱深。從距今約兩百五十萬年至一萬一千年前的更新世(Pleistocene)出發,我們將一路往下追溯至十八世紀至今的「人類世」(Anthropocene)。我們不僅會討論智人(Homo sapiens)的演化,以及該物種與環境間的互動如何創造了所謂的「文明」;我們也會針對這群「文明化」後的智人如何在十八世紀以降發動了工業化,乃至於建立「資本主義」此生產模式,從而激烈地改變了地球環境,讓當前的地質學者陷入究竟要不要讓「人類世」列入正式地質年代的爭辯。結合考古學與歷史地理學的視野,「環境史導論」邀請各位同學一同來省思人類做為一個物種的過去,並據此思考我們到底有沒有—或者需不需要—一個共同的未來。
 

課程目標
本課程將分別從考古學與歷史地理學的角度來一窺環境史的堂奧。在考古學部分,人類系的江芝華老師將介紹「環境考古學」此考古學的研究分支,乃至於環境考古學者的重要研究成果。事實上,當七零年代的自然與人文社會學者將目光轉到環境與人時,考古學家亦從傳統的器物中心主義轉向注意遺址中各式生態遺留,多學科的合作協助考古學家重新建構史前自然環境,環境考古學於焉產生。然而在過程學派考古學的影響下,考古學家往往將人視為被動的適應環境,環境成為解釋人類漫長歷史轉變的重要因素,農業的發生、複雜社會的構成甚至國家的產生常常是因應氣候、自然環境的變化或限制所造成的必然現象,因此彼時考古學常被視為環境決定論的證據提供者。這當然涉及考古學研究本身資料時間尺度的限制,然而亦反映當時論述的侷限。當代考古學越來越意識到這類論述的問題,開始思索人如何面對甚而改變環境?當人類祖先自四百萬年前開始出現在地球上,我們就不僅只是在適應環境,更積極改變環境,並透過不同的文化機制合理化這些過程。透過考古證據,我們可以看到不同人群在面對相似環境壓力所做出的不同反應,也看到人群如何被自己創造出來的漩渦給絆住而不自知。

與之對照,地理系的洪廣冀老師將會以2013年出版的《新自然》(New Natures) 為中心,說明環境史如何在一九八零年代異軍突起,成為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的重要分支。近似於環境考古學的發展,七零年代,當環境與人成為跨領域研究者的關心議題時,歷史學者正試著把視角從帝王將相拉到工人、農民、女人等在傳統歷史敘事中遭到消音之行動者。如果說歷史學的目的便是在為那些屈居社會底層之「沒有歷史」的人群發聲,第一代的環境史研究者問自己:我們有沒有辦法把分析視角往下延伸,直至人類安身立命的地球?除了人文社會科學的理論以外,生態學或其他環境科學有沒有辦法提供歷史學者一個看待過去的嶄新角度?以此為起點,洪老師將會帶入臺灣過去四百年的環境史,從而引導學生從成長的土地出發,思考當前臺灣之環境議題的時空根源,據此思索可能的解決之道。
 
課程要求
1. 每位同學每週得繳交至少250字的閱讀心得。

2. 在期末報告部分,同學們得以五至六人為一組,就本課程指定的場域 (紹興與溪洲),以史料與田野調查為基礎,拍攝十分鐘以內的微紀錄片。紹興與溪洲兩個聚落將於年底拆遷,也就是常年生活其中的人們將與周遭的環境產生相當不同的關係。我們希望各位同學能以攝影機記錄這段過程—期待各位同學不僅是探討過去的環境史研究者,也是個目睹與記錄當代環境史之重要變化的觀察家。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指定讀物將於學期開始的一週內上傳至Ceiba;每週份量以五十頁為上限。 
參考書目
待補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13  課程介紹 
第2週
9/20  環境考古學、我們的祖先 
第3週
2016/09/27  梅姬颱風來襲 
第4週
10/04  更新世的人與環境
 
第5週
10/11  全新世:人與自然關係的變化
 
第6週
10/18  移動與定著的人群
 
第7週
10/25  歷史生態學:天堂島嶼的故事 
第8週
11/01  崩壞與環境
 
第9週
11/08  環境史與STS的匯流、期中發表  
第10週
11/15  知之道 
第11週
11/22  環境專業的建構 
第12週
11/29  網絡、移動與邊界 
第13週
12/06  台灣環境史專題:荷治時期 
第14週
12/13  台灣環境史專題:清領時期 (番頭家第一、二章) 
第15週
12/20  台灣環境史專題:日治時期 
第16週
12/27  台灣環境史專題:民國時期 
第17週
1/03  期末發表